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孩子,也許你並沒有問題!

  有一天我的好朋友從台中來高雄找我,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問我:他朋友的孩子國中一年級,不肯上學,要怎麼辦?我跟好友說要跟孩子以及他父母談談才知道。好友說這孩子在國小成績非常好,而且非常乖,但上國中後卻不敢上學,父親問他原因也不說,孩子生氣還會打媽媽。他們住在台北,但是礙於面子不敢找醫生,所以要我好朋友幫忙問問。我的好朋友還擔心的問:會不會是他在學校發生甚麼事啊

  其實這種情形我時常遇到,家長覺得孩子有問題,不但不敢帶孩子看醫生,連自己都不敢找醫生問,還要託朋友幫忙問。我常常在心裡想:有問題的或許不是小孩,或許是父母吧
  孩子發生狀況常常不是一瞬間的,也不只是單純的在外面遇到問題。我們可以試著這樣想: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可以雙向溝通的,如果孩子覺得父母是他最大支持者與包容者,如果孩子認為把問題告訴父母比不告訴父母所得到的正面回應大於負面回應,孩子為什麼不告訴父母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上了國中就變了,說是「叛逆期」。我常說:「那不是叛逆,那是他努力的想獨立自主。」我們反而應該要想想是不是我們自己心中所描繪孩子的影像並沒有即時更新,是不是還把他當成不懂事的小孩看,是不是還不願承認孩子長大了,準備要獨立了。






  還有一個面向就是:家中成員的互動模式。
有時候孩子出現狀況是因為家裡面其他人發生問題,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原來的軌道,而且常常不是在有意識下故意去發生的。有時候是因為父母不合,於是孩子出現了一些狀況,甚至於因此被帶來找醫生,這時候如果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其實沒辦法找到軌道偏離的真正原因,有時反而造成狀況越來越糟,孩子更進一步覺得被誤會,造成家裡面成員的關係更加惡化,彼此更不諒解對方。有時候解決的方法反而是將父母的關係改善;或是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新的互動與溝通的模式,讓孩子接受新的關係模式;也或是先改善父母其中一方的情緒,並建立他與孩子新的和諧關係。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時間長短,不過心之度量


「時間長短,不過心之度量。」是我在很久以前寫的一段詩句。

就觀念上來澄清,如果時間軸是可以倒退的,那我可以回到小時候,可以回到我未 出生前。那為什麼回不去呢?可以理解成:這個向度對我們的物理性軀體而言是有限制的,限制在於只往前,不往後。但是這對心靈而言,卻不必然!我可以回想過 去的事,我可以透過影像紀錄,他人描述知道出生以前的事.那為什麼我無法自己知道在自己出生前的事呢?就是心靈的限制,被限制在這個世界的物理性軀體。所 以,如果我能解除這個物理性性軀體的限制,那我就可以知道古往今來的所有事情了。

這只是觀念的澄清,能否做到呢?一笑!

回 到標題上來,時間的長短,在物理性軀體限制之下,的確是可以用「秒」、「分」、「小時」、「天」、「星期」、「月」、「年」來度量.但是真的是如此嗎?如 果加入心理的因子,那麼時間長短就變為很主觀的感受,而不是物理性計量的時間單位。但是除了所謂的心理因子外呢?我個人認為有超越心理感受的其他因子,但 究竟是什麼?我也說不清楚,姑且呼嚨的稱之為「心靈的力量之一」。試想:在一直線上的螞蟻,他如果不看他的左右,他只知道前後,那麼他還沒走到的線就是未 來,他已走過的線就是歷史。他知道的是歷史,不知道的是未來。但是你呢?你看著他,知道他的歷史,也知道他的未來,還知道在他左右邊上發生的事與物。甚至 於你知道在他上下發生的事與物。同樣的,我們雖然知道四方上下,知道歷史,但未來呢?

當突破物理性軀體限制時,那一條時間軸也將被開展呈現出來。

真理

    之前看到大學時代曾經同寢室的學長在他的網誌上寫到幫大一學生上普通生物學時說了:「科學是不談真理的,科學也談不了真理」時引起學生的困惑。今天,我就來談談「不科學」的『真理』。
    什麼是真理?可能在不同人的心中的定義不同吧!過去我也懷疑過是否有不變的真理?總是會講:「唯一的真理就是沒有真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事物 的體驗,我發現到「真理」是存在的!但是它並不是讓所有人都相信的。當然這也牽涉到定義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致性學術定義,所以當我談論「真理」的 時候,那僅僅代表我個心中所認知到的「真理」,與其他人的認知無關,所以我稱他為「不科學」的『真理』。


    那麼,我所發現到的真理是什麼呢?那就是「事實就是事實」!或許你會問:「就這麼簡單?」對!就這麼簡單!但是當你違背真理時,你是痛苦的!當你否認真 理時,你會有情緒的變化,心中不會平靜。也就是當我們脫離「事實」的時候,會造成我們情緒上的困擾。你或許會說:「我們情緒跟脫離事實沒有相關吧!」就我 的經驗來說,因為情緒問題來找我的人,常常有脫離事實的狀況,也就是他期待別人怎麼樣,但是別人根本不是那樣。換一個更貼近常聽到的說法:「常常認為那個 人或是那件事『應該』怎樣。」

    請注意!『應該』是什麼?那常常是『期待』,而不是「事實」。那事實是什麼?事實就是已發生的事。已發生的事,無論你如何爭辯,無論你如何懊悔,也無論 你如何氣憤,他就是那個樣子,他的樣子就是事實,那就無法辯駁的真理,也無須辯駁!因此,真理似乎不是越辯越明,似乎是越辯越生氣、難過,或是越沮喪! 因為事實就是事實,辯駁並不會改變事實,只會讓想要辯駁的人情緒振動更大。

    想想看,當你的心與你的身體分離時,那是多麼的痛苦的事情!所以,當你的心活在期待中,但是你的身體卻是活在事實中時,你的心遠離了現實,這樣的分裂是 無法讓心獲得平靜的,因為你必須花費許多能量在那裡平衡你的期待,你的心跑去管別人的事,而無法管你自己,那麼你的生活將會越來越混亂,越來越與事實脫 節,痛苦也就無法停止。

    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與其希望別人來救贖自己,倒不如自己好好認清事實,好好回歸事實,好好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期待,那樣的期待合乎事實嗎?那樣 的期待能帶給自己平靜嗎?那樣的期待有什麼好處?或是帶給我什麼樣的不安呢?那樣的期待是不是反映出自己的缺乏呢?或是其實是在期待自己呢?或是代表對自 己的失望呢?如果沒有那些期待,我會怎麼去處理那些事呢?這樣的期待是否影響到我的判斷和處理了呢?

    寫到這裡,想到很久以前的咖啡廣告台詞「不想再與世界爭辯」,那個情景如果是接受了「事實」,並反過來想自己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與「事實」爭辯時,那就是與「真理」同在之時,真正的平靜也才會降臨。

古今無完人

   我時常會與不同的個案討論到完美主義、道德標準與自我期許,每每讓我想起中山先生的「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這句話的本意,我沒有意見,只是常常想到「古今無完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樣一個特質,在不同的時空就會被 賦予不同的評價,同一個人身上的同一項特質,在不同的場景就可能分別被認為是缺點或優點。因此瞭解自己的特性是發揮能力的基本條件,而學習、練習與修正則 是增強能力的方法。不用去模仿其他人,只要把自己做好,那麼就會過得快樂。
     我常常遇到的一種狀況是:個案因自我期許過高,脫離了自身能力範圍,結果造成失落與失望,久而久之便情緒低落起來。探究自我期許過高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把 他人期許當成圭臬來測定自己;有一部分則是跳過中間過程,直接面對目標。前者是每一個人都會發生的事,常常不加思索地把他人期許當成衡量自己的標準,於是 不自覺的追尋別人所期待的目標,且莫名其妙的把它當成是自己的責任。比如說辛勞的父親跟兒子說:「要好好用功,將來光耀門楣。」於是兒子不斷地努力唸書, 卻怎麼也無法成為班上的前幾名,甚至於還可能考試不及格,於是開始自責,開始覺得愧對祖宗。出社會後,老闆說:「好好拼,將來那個位置就是你的。」於是又 開始無止盡地在挫敗中失落與失望。其實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是今天我要談的是自我認知,我不管老爸或老闆,只管自己。「好好用功」應該是為了自己,可 以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生活或工作,也可以是為了實踐自我,更可以是為了讓自己內在充實。「光耀門楣」不過是附加的,而且是別人認為的,可不是自己冠上去的! 況且讀不讀書不應該是為了父母親或是祖宗,讀不讀書應該是為了自己。同樣的,在職場上的努力,也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報酬,卻未必是某個特定的職位,當 自己的努力獲得應有的回報時,應立即為自己鼓勵與嘉許,因為那是你應得的,但那回報可能是客戶的認同,可能是收入的增加,卻未必是老闆期待的業績。而直接 面對目標,常常會自然的跳過中間過程,不去想想該怎麼向目標前進,只是埋頭苦幹,這會使的你的努力常常是空轉,因為缺乏中間的步驟,有些鴻溝是無法跨越 的。也有些人雖然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也就是知道中間步驟,但是卻以當時與目標的差距來衡量自己的努力,而不去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到底走了多遠,於是每衡量一次就氣餒一次,每衡量一次就沮喪一次,最後磨光了所有的鬥志。

    當思索自己的未來時,應該仔細分析自己的特性,在什麼領域可以好好發揮,在什麼地方較弱而應該補強,並依照自己的意願去訂定目標。當自己的目標已經明確 的時候,要常常思索中間步驟有那些?而自己該如何把中間步驟一項一項的完成。不必把他人期待當成是自己的目標,不管自己的事,而去管別人的事,或是別人期 待的事,那是辛苦而沒效率的,而且常常除了讓自己氣餒與痛苦外,並無法達成任何目標。如果別人的期待正好是自己的目標,那麼實踐別人的期待也不過是附加在 自我實踐之下的結果,應該高興的是達成自己的目標,讓別人也感到因你而驕傲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從環保到健康

健 康應該是要同時注重身體與心理的,如果心中有太多不好的元素,那麼必定會影響到身體的運作,而為了持續長久的健康,生活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環保, 最簡單的概念就是越少人為干擾越環保,也就是越自然越環保。同樣的,越自然也就越健康。吃得自然,活得自然,用得自然,那麼自然就會健康。但是有一個難 處,就是我們的心,很難「自然」。

有 的人一生窮困潦倒,有的人起起落落,也有的人終其一身不愁吃穿,但無論那一種人,只要有期待就會有情緒,而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人生的際遇不是我們現在 可以安排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用何種方式面對和體驗人生,庸庸碌碌是一種模式,盾入空門是一種模式,雲遊四海是一種模式,入世普渡也是一種模式,而且每一 種形式都有它的意義,沒有任何一種勝過另一種。因為每一個人在每個當下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珍貴的,無論是喜、怒、哀、樂、好、惡、厭、興或悲、 歡、離、合,沒有任何兩個當下是一樣的。

我 們透過眼見、耳聞、味覺和體感來經歷這個世界,但最重要的是「心」。所有的眼見耳聞味覺體感都只是物質世界的表象,都包藏在我們的意識解讀之下,唯有清心 能現真意,但清心談何容易!不帶成見、不帶批判、不帶喜惡,而且要除去「習性」,其實也就是「自然的心」、「赤子之心」或者有人稱之為「純淨的靈魂」。我 們要用「自然的心」去感受當下,去感受在情緒起伏的背後,有許多的愛,那些情緒的束縛都會因此而鬆綁。

我們這一「物理性軀體」終有回歸的一天,唯有「自然的心」/「純淨的靈魂」是無所不在且生生不息的。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壓力與壓力反應(二)

      上一篇提到了壓力反應與其調適,現在就來談談壓力。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壓力可以是一種心理狀態,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在於現實與期待的差距。壓力也可以是一種生理狀態,生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在於外在環境的改變影響到內在生理的平衡。」所以簡單的來講,就是外在刺激與內在恆定的衝突。生理壓力比較容易理解:比如突然室內溫度下降,身體必須產生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內生理的運作;或是天氣變熱,身體必須利用流汗來散熱,維持身體不至於過熱。或是身處於吵雜的環境,就想要摀耳朵或是趕快離開。所以最簡單降低生理壓力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處於舒適的環境,包括居住和工作的環境,減少使用刺激有毒的化學品,減少噪音危害,減少環境的汙染。


心理壓力的產生,就複雜多了,它牽扯到你個人對世界的認知,你每日生活在精神層面的運作模式,但在這裡我們不談這麼複雜高深的事,而是希望能輕鬆愉快的了解發生了什麼事造成心理的壓力,並且可以較不費力的去處理這心理的壓力。前面提到「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在於現實與期待的差距」,這裡要講的「現實」就是實際已經發生的事,而「期待」就是你以為應該是怎樣的事。你「以為」的事不代表就是應該照如此發生的事,事實上也沒有「應該」會發生的事,而只有「已經」發生的事、「尚未」發生的事和「正在」發生的事。我們不應該忽略已經發生的事,也不需要過度期待尚未發生的事,但最重要的是要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


談到這裡,我們要更仔細思考一下為什麼會有心理壓力?真的是因為「期待」的原故嗎有人反駁說「我並沒有期待什麼啊!」這種狀況其實就是一般說的「習以為常」或是說「慣性」,就是已經在不假思索的狀況下認定事情的樣貌了。這也是被包括在我所謂「期待」之中。


當事情發生並不是我們習慣的常態,或是並非我們所可以預期的,或是與我們所希望的不同時,心理壓力就產生了!情緒也就產生了!因為我們會試著將腦子裡所知道的世界、所瞭解的世界與外界傳入的訊息比對,才能使我們的反應配合外在的環境。這樣的過程在大多數的時候是非常有幫助的,它減少了我們腦力的消耗,使我們更迅速的做出反應。但是當事情不像我們腦子所預先描繪的樣子時,我們會習慣性的再去比對外來訊息,再次確認,如果比對出來的確與預期的不同,恰當的過程應是修正我們預先描繪的樣子,並且做出新的反應。但是大多數的人會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卻是否認外在的現實狀況,一直企圖將外在傳入的訊息作修正,一再比對確認,卻繼續按照原先的描繪的樣子做出反應,但是外在訊息不斷傳入與內在描繪不符的狀況,於是矛盾不斷產生。這時候情緒就會跟著不斷地產生,並且像是共振一般的越來越大。只有在停止修正外在傳入訊息,轉而接受外在傳入的訊息並且同時修正內在描繪的樣子,這矛盾才會停止;這時候情緒的共振才能漸漸減弱消失。


瞭解到心理壓力產生原因後,我們可以說找到減少或降低心理壓力對我們持續影響的方法:接受並且對內在世界做出新的修正!但是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你沒有新的行為修正,那麼內在世界就會持續不斷地與外在世界偏離,衝突矛盾的頻率並不會降低,只是衝擊降低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說的:「不應該忽略已經發生的事」。已經發生的事代表過去你許多的行為、思考累積下來的結果,也就是你生命的軌跡,如果繼續照這軌跡下去,重複的事情會一再發生,不管是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因此除了修正你內在所描繪的世界之外,對於外在世界的反應也要跟著修正,也就是行為的修正,這也就是我說要「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的原因。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正後,常常會感覺到世界變得不一樣了!這是因為你更貼近現實的緣故。另一方面因為壓力對你影響的頻率與強度都降低了,所以你的身體也就比較少出現壓力反應,相對的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會比較輕鬆自在。在這樣的軌跡上,需要藥物的幫助自然會漸漸減少,但是焦慮症狀就會這樣完全解除嗎?這樣的期待不是很貼近現實,現實應該是比較接近,有事情會有壓力是正常的,若是適當的壓力反應可以幫助我們應付壓力情境,我們不需要排斥它或是擔心它,應該把焦點放在修正我們描繪的內在世界,以及當下我們可以做什麼來讓生命的軌跡走向我們比較喜歡的方向。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壓力與壓力反應(一)

      常有個案問我「壓力大除了吃藥,還能做甚麼?」或是「焦慮症狀已經穩定了,有甚麼方法可以更進步的?」
    我通常都會再一次的確認個案現在的症狀有哪些?生活型態和生活習慣如何,以及壓力來源是甚麼?這麼做的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簡短的提到我喜歡用「壓力反應」來看焦慮的生理特性。所以了解個案的症狀、生活型態、生活習慣以及壓力來源,對於治療個案的症狀以及協助個案了解我為什麼要這樣治療有極大幫助


    雖然上次已經提到壓力的生理反應有哪些,但現在還是要再重頭講一遍,因為這次要講得比較詳細一點。壓力反應原來是用來應付緊急狀況的,用來保命的,用的方法就是「戰或逃」,所需要的動作就是攻擊或逃跑。而這兩個動作的生理反應,啟動於大腦的腦下垂體,它會分泌較多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使得腎上腺分泌更多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等,這些激素(賀爾蒙)會促使心跳速度加快、心肌和骨骼肌收縮力量增加、周邊血管收縮、神經系統處於警覺狀態,造成感覺心悸、心跳明顯、血壓升高、身體肌肉緊繃、短暫的注意力增加及身體反應變快,這樣才有辦法戰鬥或是快逃。為了配合這樣的動作,糖分與氧氣被細胞利用的量要增加,因此呼吸速率必須增加、血液循環速率必須增加、胰島素分泌的量必須增加。相對的,消化系統被暫時性的壓抑,消化腺的分泌減少、腸胃的蠕動減少,因此會有口乾舌燥、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有些人因為長期的壓力反應累積,造成心臟或胸部的不舒服、高血壓、呼吸感覺不順暢、身體痠痛、四肢冰冷或臉部感覺麻麻的,在消化系統上有人產生便秘、潰瘍的症狀,或有些人反而變成是一天要解便好幾次的腸躁症。在免疫方面也會因為過度反應而容易過敏,也可能因為長期的耗損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容易感冒生病。所以壓力反應會造成我們許多的身體病症,也就是我們如果能夠處理好壓力反應,就能夠減少身體的病症。


    一般來說,在處理壓理反應的方法上,最快速改善症狀的方式仍是藥物,但是要整體的改善,需要好的生活型態,好的生活習慣。像是規律的作息,減少熬夜、抽菸、飲酒等不好的習慣,減少醣類、油脂的食物攝取,多吃五穀雜糧、蔬菜、堅果、核果,均衡的營養;每日都有適當的運動;避免長時間工作、輪班工作或夜班工作的型態;安排休閒活動,讓自己可以調整一下緊繃的情緒;培養一些嗜好、興趣讓生活有更多的樂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