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醫生,我可不可以先問你…?

前幾天,有位初診的個案,一進到診間就脫口而出:「啊!怎麼這麼年輕?」
如果我是一般社交場合聽到這句話,我會覺得是恭維;我若是抗老化或醫美的醫師,這應該很具有說服力。但身為精神科醫師,必須警覺這背後必定有重要的原因使個案說出這句話。
於是,我開口說:「來!這樣好了,在問診之前,你先問我好了,有甚麼疑問我們先解決。」
個案:「真的嗎?我可以先問你?」
我點點頭說:「真的!」

之後,個案把我的年齡、學習過程、醫院經歷.....問了個大概。然後匆匆地說佔用太多時間了,接著便快速地把他從小到大經歷的委屈告訴我,想到一件就說一件,思緒快速的切換著.....

這一位有焦慮症的患者。

常見焦慮症的患者進入診間就開始不斷地問問題,前一個問題還沒解答完就急著問第二個問題,或是同一個問題問四、五次還是不放心。因為這種行為表現,使個案在人際上會遭遇到困境,原本想幫助他的人,因為受不了反覆的疲勞轟炸,選擇避開。家人常常因為避開不了,而生氣地對個案大聲說話,企圖以音量壓制個案的反覆問話,其實家人心中是被個案的焦慮牽動著,感覺無力與無助的。個案常常是無法控制地反覆擔心,他不是故意重複的這樣想或問同樣的問題,而是因為被焦慮的情緒纏繞著,離不開當下的問題。久而久之,一些焦慮症的患者會變得比較退縮,覺得自己說甚麼都不會有人重視,或覺得自己帶給別人麻煩,於是情緒長期被壓抑,最後會出現憂鬱心情合併暴躁脾氣。

所以我會選擇先解除個案的疑慮,讓他知道說出來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在治療上若只是說出來是不足夠的,還需要一項一項解決引起個案焦慮的問題,又要防止個案離開診間後回到原來的無限循環中,所以除了引導情緒宣洩、加強個案理性認知外,我一定都會選擇藥物的協助。藥物可以使個案與協助個案的人提早結束焦慮的循環模式,進入到正視問題的階段,這樣可以降低個案以及與個案接觸者的挫敗感。


 除了在診間會遇到個案懷疑我的年紀能否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我在出席各單位的個案研討會時,也常被初次見面的高階主管說:「怎麼這麼年輕?」,甚至有一次有位主管在開會前說:「怎麼這麼年輕? 幸好我不需要找你看病。」但是在研討會結束後,大家都很高興我參與了這次的研討會,而且之後也一直被邀約參與該單位的研討會。我是以專業的實力贏得了肯定,打破了錯誤的第一印象(其實我並不是像他們想的那麼年輕)。況且,專業與年紀並不是完全正相關的。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憂鬱症可不可以停藥?

  常有病人問我憂鬱症的藥可不可以停?我會請病人問自己"為什麼要吃憂鬱症的藥?原因是甚麼?原因消失了嗎?"
  有些人的憂鬱症主要是生理因子(像是遺傳、腦部病變、或是泛稱的體質),不是因為有甚麼壓力或是什麼挫折;另外有一些是長期的慢性壓力慢慢累積,而壓力一直無法有效處裡,漸漸覺得無力、出現無望感,並造成情緒長期低落。
  生理的因子,通過藥物可以快速修正,但是當停止服用藥物時,生理的因子又表現出來,憂鬱症狀再度出現。而慢性壓力造成的憂鬱,也會慢慢使腦部的作用變化,出現生理性的改變,有時會出現"即使原本的壓力因子消失了,情緒依舊低落"的情形。此時,憂鬱已變成生理性的因子。
  另外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那我一但吃藥不就要吃一輩子了?"
  這個問題無法簡單回答是或不是,因為就像前面說的,關鍵在於:"到底造成憂鬱的因子,有沒有辦法在沒有藥物協助之下得到修正?"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憂鬱症和藥物的關係。憂鬱症本身並不會直接造成死亡,但是那種無限輪迴的擔心、害怕、無助與無望感,以及一直想振奮自己,卻振奮不起來,外加其他人的幫倒忙(像是跟病人講:"不要想太多"、"你可以的,只是你懶惰..只是你不想...")會讓人想結束自己生命。
  而藥物可以幫我們比較快一點離開這樣的困境,並能因為改善了憂鬱症狀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好一些。
  我常會這樣比喻:如果你以一定要從高雄到台北,你可以走路、騎車、坐汽車、坐火車、坐高鐵、坐飛機...,你想用哪一種交通工具呢?我如果經濟許可,我選坐高鐵。或是像我現在寫這篇文章時,氣溫高達攝氏32度,你可以選擇忍耐、沖冷水(變成溫水)、喝冰水、吃冰、吹電風扇或開冷氣,你的選擇呢?
 如果藥物可以減少病痛,改善生活品質,我選擇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