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吃安眠藥變健忘?



常有病人在服用安眠藥一陣子之後,發現自己記性變得不好,會直接聯想是藥物的作用造成的。我們在臨床上的確有發現這樣的現象,但是要去思考這究竟是因為藥物造成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目前的研究已經發現睡眠剝奪會造成記憶路徑的損害,在小鼠的實驗上也發現這與腺苷(adenosine)在腦中濃度升高有關(註1)。因此可以知道:睡眠不足本身就會造成記憶力的損害,不一定是因為安眠藥造成的。

另外,記憶力降低也可能是疾病本身造成的,而疾病的其他症狀也同時可能失眠。包括焦慮、憂鬱、精神分裂症和失智症都有可能造成認知功能下降及記憶力減退,而且同時也有失眠的症狀。其他包括酒精和毒品的使用也會造成失眠和記憶力損傷同時存在。

所以我認為,當你出現失眠又有記憶力的問題時,立刻停止使用安眠藥並不是最恰當的方法。應該要先處理疾病本身(比如焦慮和憂鬱),並且停止使用酒精或毒品,然後要將你的生活型態調整成規律的作息,當一切漸漸改善時,便可以逐漸的減少安眠藥的用量,如此才有辦法把這些會影響記憶力的原因去除。

但是在失智症、精神分裂症,或是因為酒精、毒品、腦外傷等等造成大腦神經已經退化或受損,這一類不可回復性的影響,其實要恢復到原先的狀況在目前臨床上是非常困難的。失智症與精神分裂症越早治療越好,腦部退化的速度才能夠緩慢一些。





註1:請參閱 文獻 " Astrocyte-Derived Adenosine and A1 Receptor Activity Contribute to Sleep Loss-Induced Deficits in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Memory in Mice." 網址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1/19/6956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性取向與同性戀(翻譯文章)

什麼是「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
性取向是一種對別人在性方面或感情上的吸引。它容易與其他「性」的組成內容區別,像是生理的性別(biological sex)、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心理上自覺是男性或女性)、以及社會性別角色。
性取向的範圍從同性戀到異性戀,也包含各種的雙性戀。雙性戀者能夠經驗到對與自己同性或異性的情感上或性方面的吸引。同性取向的人,有時被稱為gay(包括男人和女人)或是lesbian(只有女性)。
性取向不同於性行為,因為它包含了感覺與自我的概念。個體在他們的行為中可能會或不會表現出他們的性取向。

什麼原因會讓人有特別的性取向?
有許多關於性取向起源的理論。今日大多數的科學家同意性取向最可能是環境、認知和生物因子所共同交互作用的結果。大多數的人,性取向在早年就已形成。最近也有相當的證據認為:包含遺傳因子或天生的荷爾蒙因子,在個體的性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個人的性取向可能有許多原因,而且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原因,認清這樣的事實是很重要的。

性取向是一種選擇麼?
不是。人類無法選擇是同性戀或是非同性戀。大部份的人,性取向在青少年早期,尚無任何先前的性經驗時就已顯現出來。雖然我們可以選擇是否將感情運作,但是心理學家不認為性取向是一種意識的選擇,無法經由自由意志的改變。
性取向可以經由治療改變嗎?
不是。即使大部份的同性戀者生活成功、快樂,有一些同性戀或雙性戀可能會尋求經由治療來改變其性取向,經常是因為家人或宗教團體強迫其接受治療。事實上同性戀並不是一種疾病,它不需要治療也無法改變。無論如何,並不是所有的同性戀或雙性戀尋求精神健康專家協助其改變性取向。同性戀與雙性戀者可能會在承認自己性取向的過程與如何處理他人成見的策略上尋求心理學上的協助;但是他們大部分會接受治療的原因和生活議題,與其他尋求精神專業協助的理由是一樣的。

所謂的轉換治療(Conversion Therapies)又是如何呢?
一些治療師宣稱以所謂的轉換治療已經能夠改變他們客戶的性取向,將同性戀改變成異性戀。但仔細審查這些報告,對於他們的宣稱有幾個疑點。例如:許多這些宣稱來自於具有譴責同性戀的意識形態的組織。再者,他們的宣稱缺乏證據;例如治療的結果並未追蹤,且也未持續的報告,並不像其他精神健康介入效度測試的標準。
美國心理學協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關心這樣的治療是否會傷害到病人。在1997年,協會代表會議通過決議,重申心理學界反對在治療上對同性戀憎恨,並詳細說明了個案有接受「無偏見治療」的權利,以及是否接受治療的自主權。任何一個人要進入處理性取向議題的治療時,有權利期待該治療應在專業、中立、沒有任何社會偏見存在的環境中進行。
同性戀是精神疾病還是情緒問題?
都不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和其他精神健康專家都同意同性戀並不是疾病,不是精神疾患,也不是情緒問題。超過35年客觀而設計良好的科學研究顯示同性戀本身並不是精神疾病,也是情緒或社會問題,而且同性戀也跟精神疾病、情緒問題或社會問題沒有關連。同性戀曾因為精神健康專家和社會的偏差訊息而被看作是精神疾病。
在過去,被納入研究的男同志、女同志和雙性戀者都是那些在治療之中的個案,因此造成結論的偏差。當研究者測試那些並沒有接受治療的族群時,很快的發現「認為同性戀是精神疾病的想法」並不是真的。
在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對於這個新的、設計較好的研究結果確認其重要性,並將同性戀從表列精神和情緒疾患的官方手冊中移除。兩年後,美國心理學協會通過決議,支持這項移除。超過25年來,兩會極力推動精神健康專家協助同性戀的去污名化。

女同志、男同志和雙性戀者可以成為好的雙親嗎?
是的。比較由同性戀雙親撫養長大和異性戀雙親撫養長大的研究顯示,這兩群的孩童在四個關鍵領域裡,發展上並無不同:智能、心理適應、社會適應和受朋友歡迎程度。要理解雙親的性取向並不表示那也是他們孩子的性取向是很重要的。另外一個對於同性戀的迷思是誤信男同志比較有對小孩性騷擾的傾向,那是毫無根據的。

為什麼一些男同志、女同志和雙性戀告訴人們有關他們的性取性?
因為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樣子」對心理健康是重要的。事實上,對於女同志、男同志和雙性戀者的自我認同發展過程中,所謂的「出櫃(coming out)」被發現與心理調適有強烈的關係;越正向的同性戀或雙性戀的自我認同,其心理健康狀態越好,自尊也越高。

為什麼「出櫃」對於一些同性戀者或是雙性戀者是困難的?
對於一些同性戀或雙性戀的人來說「出櫃」是困難的,但對於另一些來說並不是。當同性戀或雙性戀的人第一次發現到自己的性取向與社會大眾的常態不同時,他們通常會覺得害怕、覺得與別人不同和覺得孤獨。尤其對於那些正處於孩童時期或青少年時期,而開始覺醒自己的性取向是同性戀或雙性戀的人。而且與他們的家人和所處的社區有關,他們可能必須努力對抗對同性戀的偏見和錯誤報導。
孩童和青少年也許特別容易受到偏見和八股的傷害。他們也可能會害怕被家人、朋友、同事或宗教團體的排斥。有一些同性戀當他們的性取向被大家知道時,他們必須擔心失去工作或是在學校受到騷擾。不幸的,同性戀和雙性戀者比異性戀者有更高的危險被侵犯身體或被暴力對待。在1990年代中期,在加州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對象中,將近五分之一的女同志和大於四分之一的男同志曾經因為他的性取向成為憎恨罪(hate crime)的受害者。另一個針對約500名年輕成人的加州研究,有一半的人承認有某種形式的反同志暴力,其形式從謾罵到肢體暴力都有。
能夠做什麼來戰勝同性戀和雙性戀者所經驗的偏見和歧視?
研究發現,最能夠以正向態度面對同性戀和雙性戀者的人,是那些他們說瞭解一個或多個同性戀或雙性戀的人,通常是他們的朋友或是同事。因此,心理學家相信對於同性戀或雙性戀者有負面態度的人,他們的偏見並不是基於實際的經驗,而是基於八股和錯誤訊息。此外,防止暴力和歧視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對於任何其他少數族群的保護一樣。美國有些州將基於對他人性取向而出現的暴力行為視為憎恨罪,而有10個州訂定法律防止基於性取向所造成的歧視。

為什麼好好教育社會大眾有關於同性戀的事很重要?
教育所有的人關於性取向和同性戀可以減少反同志的偏見。關於同性戀的正確訊息對於第一次發現並尋求瞭解他們「性態(sexuality)」的年輕人特別重要,無論是同性戀、異性戀、還是雙性戀。害怕接觸到這樣的資訊會會造成更多的同性戀是不確實的;關於同性戀的資訊並不能讓人變成同性戀或是變成不是同性戀。

是不是所有的同性戀和雙性戀會被HIV感染?
錯。這是一個常見的偏見。事實上,會不會暴露於HIV的風險是跟他的行為有關,而不是跟他的性取向有關。關於HIV或是愛滋病,真正重要的是要記得:安全的性行為和不要用毒品可以避免染病。

譯自APA Help Center 文章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http://www.apa.org/helpcenter/sexual-orientation.aspx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自我成長,從了解自我開始

"人生究竟在求甚麼呢?"


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這是一場純然屬於自己的考試,就像我們那一科沒修過、被當了,那就得重修才能畢業,就算你放棄不修了,老天爺卻不會放棄你,還是偷偷的給你考試,不會像學校三修不過就不給你唸了!

我常常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而做自己是要在不傷害別人或是不踐踏別人的情況下。說到做自己,這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因為我們常常受別人影響,沒有自信去做自己,有時是因為不敢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有時是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而什麼又是別人的。 當自己不能做自己的時候,什麼事都不對勁,你會發現怎麼做都不對,那是因為你沒有在自己的位置上,沒有在自己的軌道上,也就是"不自在"。

"自在:就是做自己"


我們許多人,在成年以前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因為思想不夠成熟,也可能因為教養我們的人不知道要讓我們知道"自己"是什麼,也可能是因為他們也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想想什麼是人云亦云?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曾這樣呢?

當我們可以清楚的分辨什麼是自己,什麼不是自己的時候,我們才有能力不受"不是自己"的影響。所以當我們發現我們因為某人怎樣怎樣而做決定時,那個決定如果不是自己願意的,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做自己,而沒有做自己的原因有許多:不知道什麼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做自己、或不敢做自己。不管是什麼原因,我們如果要改變,要讓自己的人生過的更好,應該把這個責任扛起來,"那做決定的人就是我自己",所以不管過去如何,它是為了讓我學會做自己,學會為自己負責。從今天起,那些經驗已變成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禮物,它讓我學會扛起一切做自己,我也因此在心靈上獲得完全的解放與自由。

這說起來比做起來容易,為了能夠清楚的了解什麼是做自己,可以試著想像把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分為"自己"與"非自己",但是區分出"非自己"似乎不能讓人明白它是如何影響我們,或是我們是多麼的不清楚"自己"與"非自己"的界線。所以我把非自己又分成了"別人"與"自然(神、上天、老天爺、上帝...)"。再想想看,颱風來了、地震發生了,我們雖然抱怨,但是我們會辦法趨吉避凶,並且重整家園,因為我們知道那是"自然",不是"自己"。但是當"有人說"怎樣怎樣時,我們覺得生氣、難過、甚至於是高興,我們忘記那不是"自己",不代表自己的看法,不代表自己的想法,不代表自己的任何意義,就跟"自然"一樣,"別人"不是"自己",所以即使他會影響自己,也不代表自己需要抱怨他,也不代表自己需要屈服他,也不代表自己要接受他。

其實要做到這樣,還有一樣很重要的元素:"愛"。但是愛是有先後和輕重的,一定要先愛自己,這樣你才能做自己。當你能愛自己時,才有能力愛別人,愛自然,愛萬物。當你愛萬物時,你就能放下一切,因為萬物已為你所有。

我一直很喜歡我太太講的一個觀念:「慈悲就是:凡事背後都有他的原因。」當我們接受很多事情都非如我們所期待的、所預期的,其實這些事情的背後都有原因時,我們是先對自己慈悲了!同時我們也能以慈悲的心看待萬物、接受萬物。

1.認清現實。
2.接受現實,修正自己的內在。
3.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出提升自己的資源。
4.專心於當下手邊的工作。(排優先順序)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孩子,也許你並沒有問題!

  有一天我的好朋友從台中來高雄找我,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問我:他朋友的孩子國中一年級,不肯上學,要怎麼辦?我跟好友說要跟孩子以及他父母談談才知道。好友說這孩子在國小成績非常好,而且非常乖,但上國中後卻不敢上學,父親問他原因也不說,孩子生氣還會打媽媽。他們住在台北,但是礙於面子不敢找醫生,所以要我好朋友幫忙問問。我的好朋友還擔心的問:會不會是他在學校發生甚麼事啊

  其實這種情形我時常遇到,家長覺得孩子有問題,不但不敢帶孩子看醫生,連自己都不敢找醫生問,還要託朋友幫忙問。我常常在心裡想:有問題的或許不是小孩,或許是父母吧
  孩子發生狀況常常不是一瞬間的,也不只是單純的在外面遇到問題。我們可以試著這樣想: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可以雙向溝通的,如果孩子覺得父母是他最大支持者與包容者,如果孩子認為把問題告訴父母比不告訴父母所得到的正面回應大於負面回應,孩子為什麼不告訴父母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上了國中就變了,說是「叛逆期」。我常說:「那不是叛逆,那是他努力的想獨立自主。」我們反而應該要想想是不是我們自己心中所描繪孩子的影像並沒有即時更新,是不是還把他當成不懂事的小孩看,是不是還不願承認孩子長大了,準備要獨立了。






  還有一個面向就是:家中成員的互動模式。
有時候孩子出現狀況是因為家裡面其他人發生問題,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原來的軌道,而且常常不是在有意識下故意去發生的。有時候是因為父母不合,於是孩子出現了一些狀況,甚至於因此被帶來找醫生,這時候如果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其實沒辦法找到軌道偏離的真正原因,有時反而造成狀況越來越糟,孩子更進一步覺得被誤會,造成家裡面成員的關係更加惡化,彼此更不諒解對方。有時候解決的方法反而是將父母的關係改善;或是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新的互動與溝通的模式,讓孩子接受新的關係模式;也或是先改善父母其中一方的情緒,並建立他與孩子新的和諧關係。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時間長短,不過心之度量


「時間長短,不過心之度量。」是我在很久以前寫的一段詩句。

就觀念上來澄清,如果時間軸是可以倒退的,那我可以回到小時候,可以回到我未 出生前。那為什麼回不去呢?可以理解成:這個向度對我們的物理性軀體而言是有限制的,限制在於只往前,不往後。但是這對心靈而言,卻不必然!我可以回想過 去的事,我可以透過影像紀錄,他人描述知道出生以前的事.那為什麼我無法自己知道在自己出生前的事呢?就是心靈的限制,被限制在這個世界的物理性軀體。所 以,如果我能解除這個物理性性軀體的限制,那我就可以知道古往今來的所有事情了。

這只是觀念的澄清,能否做到呢?一笑!

回 到標題上來,時間的長短,在物理性軀體限制之下,的確是可以用「秒」、「分」、「小時」、「天」、「星期」、「月」、「年」來度量.但是真的是如此嗎?如 果加入心理的因子,那麼時間長短就變為很主觀的感受,而不是物理性計量的時間單位。但是除了所謂的心理因子外呢?我個人認為有超越心理感受的其他因子,但 究竟是什麼?我也說不清楚,姑且呼嚨的稱之為「心靈的力量之一」。試想:在一直線上的螞蟻,他如果不看他的左右,他只知道前後,那麼他還沒走到的線就是未 來,他已走過的線就是歷史。他知道的是歷史,不知道的是未來。但是你呢?你看著他,知道他的歷史,也知道他的未來,還知道在他左右邊上發生的事與物。甚至 於你知道在他上下發生的事與物。同樣的,我們雖然知道四方上下,知道歷史,但未來呢?

當突破物理性軀體限制時,那一條時間軸也將被開展呈現出來。

真理

    之前看到大學時代曾經同寢室的學長在他的網誌上寫到幫大一學生上普通生物學時說了:「科學是不談真理的,科學也談不了真理」時引起學生的困惑。今天,我就來談談「不科學」的『真理』。
    什麼是真理?可能在不同人的心中的定義不同吧!過去我也懷疑過是否有不變的真理?總是會講:「唯一的真理就是沒有真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事物 的體驗,我發現到「真理」是存在的!但是它並不是讓所有人都相信的。當然這也牽涉到定義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致性學術定義,所以當我談論「真理」的 時候,那僅僅代表我個心中所認知到的「真理」,與其他人的認知無關,所以我稱他為「不科學」的『真理』。


    那麼,我所發現到的真理是什麼呢?那就是「事實就是事實」!或許你會問:「就這麼簡單?」對!就這麼簡單!但是當你違背真理時,你是痛苦的!當你否認真 理時,你會有情緒的變化,心中不會平靜。也就是當我們脫離「事實」的時候,會造成我們情緒上的困擾。你或許會說:「我們情緒跟脫離事實沒有相關吧!」就我 的經驗來說,因為情緒問題來找我的人,常常有脫離事實的狀況,也就是他期待別人怎麼樣,但是別人根本不是那樣。換一個更貼近常聽到的說法:「常常認為那個 人或是那件事『應該』怎樣。」

    請注意!『應該』是什麼?那常常是『期待』,而不是「事實」。那事實是什麼?事實就是已發生的事。已發生的事,無論你如何爭辯,無論你如何懊悔,也無論 你如何氣憤,他就是那個樣子,他的樣子就是事實,那就無法辯駁的真理,也無須辯駁!因此,真理似乎不是越辯越明,似乎是越辯越生氣、難過,或是越沮喪! 因為事實就是事實,辯駁並不會改變事實,只會讓想要辯駁的人情緒振動更大。

    想想看,當你的心與你的身體分離時,那是多麼的痛苦的事情!所以,當你的心活在期待中,但是你的身體卻是活在事實中時,你的心遠離了現實,這樣的分裂是 無法讓心獲得平靜的,因為你必須花費許多能量在那裡平衡你的期待,你的心跑去管別人的事,而無法管你自己,那麼你的生活將會越來越混亂,越來越與事實脫 節,痛苦也就無法停止。

    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與其希望別人來救贖自己,倒不如自己好好認清事實,好好回歸事實,好好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期待,那樣的期待合乎事實嗎?那樣 的期待能帶給自己平靜嗎?那樣的期待有什麼好處?或是帶給我什麼樣的不安呢?那樣的期待是不是反映出自己的缺乏呢?或是其實是在期待自己呢?或是代表對自 己的失望呢?如果沒有那些期待,我會怎麼去處理那些事呢?這樣的期待是否影響到我的判斷和處理了呢?

    寫到這裡,想到很久以前的咖啡廣告台詞「不想再與世界爭辯」,那個情景如果是接受了「事實」,並反過來想自己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與「事實」爭辯時,那就是與「真理」同在之時,真正的平靜也才會降臨。

古今無完人

   我時常會與不同的個案討論到完美主義、道德標準與自我期許,每每讓我想起中山先生的「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這句話的本意,我沒有意見,只是常常想到「古今無完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樣一個特質,在不同的時空就會被 賦予不同的評價,同一個人身上的同一項特質,在不同的場景就可能分別被認為是缺點或優點。因此瞭解自己的特性是發揮能力的基本條件,而學習、練習與修正則 是增強能力的方法。不用去模仿其他人,只要把自己做好,那麼就會過得快樂。
     我常常遇到的一種狀況是:個案因自我期許過高,脫離了自身能力範圍,結果造成失落與失望,久而久之便情緒低落起來。探究自我期許過高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把 他人期許當成圭臬來測定自己;有一部分則是跳過中間過程,直接面對目標。前者是每一個人都會發生的事,常常不加思索地把他人期許當成衡量自己的標準,於是 不自覺的追尋別人所期待的目標,且莫名其妙的把它當成是自己的責任。比如說辛勞的父親跟兒子說:「要好好用功,將來光耀門楣。」於是兒子不斷地努力唸書, 卻怎麼也無法成為班上的前幾名,甚至於還可能考試不及格,於是開始自責,開始覺得愧對祖宗。出社會後,老闆說:「好好拼,將來那個位置就是你的。」於是又 開始無止盡地在挫敗中失落與失望。其實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是今天我要談的是自我認知,我不管老爸或老闆,只管自己。「好好用功」應該是為了自己,可 以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生活或工作,也可以是為了實踐自我,更可以是為了讓自己內在充實。「光耀門楣」不過是附加的,而且是別人認為的,可不是自己冠上去的! 況且讀不讀書不應該是為了父母親或是祖宗,讀不讀書應該是為了自己。同樣的,在職場上的努力,也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報酬,卻未必是某個特定的職位,當 自己的努力獲得應有的回報時,應立即為自己鼓勵與嘉許,因為那是你應得的,但那回報可能是客戶的認同,可能是收入的增加,卻未必是老闆期待的業績。而直接 面對目標,常常會自然的跳過中間過程,不去想想該怎麼向目標前進,只是埋頭苦幹,這會使的你的努力常常是空轉,因為缺乏中間的步驟,有些鴻溝是無法跨越 的。也有些人雖然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也就是知道中間步驟,但是卻以當時與目標的差距來衡量自己的努力,而不去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到底走了多遠,於是每衡量一次就氣餒一次,每衡量一次就沮喪一次,最後磨光了所有的鬥志。

    當思索自己的未來時,應該仔細分析自己的特性,在什麼領域可以好好發揮,在什麼地方較弱而應該補強,並依照自己的意願去訂定目標。當自己的目標已經明確 的時候,要常常思索中間步驟有那些?而自己該如何把中間步驟一項一項的完成。不必把他人期待當成是自己的目標,不管自己的事,而去管別人的事,或是別人期 待的事,那是辛苦而沒效率的,而且常常除了讓自己氣餒與痛苦外,並無法達成任何目標。如果別人的期待正好是自己的目標,那麼實踐別人的期待也不過是附加在 自我實踐之下的結果,應該高興的是達成自己的目標,讓別人也感到因你而驕傲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從環保到健康

健 康應該是要同時注重身體與心理的,如果心中有太多不好的元素,那麼必定會影響到身體的運作,而為了持續長久的健康,生活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環保, 最簡單的概念就是越少人為干擾越環保,也就是越自然越環保。同樣的,越自然也就越健康。吃得自然,活得自然,用得自然,那麼自然就會健康。但是有一個難 處,就是我們的心,很難「自然」。

有 的人一生窮困潦倒,有的人起起落落,也有的人終其一身不愁吃穿,但無論那一種人,只要有期待就會有情緒,而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人生的際遇不是我們現在 可以安排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用何種方式面對和體驗人生,庸庸碌碌是一種模式,盾入空門是一種模式,雲遊四海是一種模式,入世普渡也是一種模式,而且每一 種形式都有它的意義,沒有任何一種勝過另一種。因為每一個人在每個當下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珍貴的,無論是喜、怒、哀、樂、好、惡、厭、興或悲、 歡、離、合,沒有任何兩個當下是一樣的。

我 們透過眼見、耳聞、味覺和體感來經歷這個世界,但最重要的是「心」。所有的眼見耳聞味覺體感都只是物質世界的表象,都包藏在我們的意識解讀之下,唯有清心 能現真意,但清心談何容易!不帶成見、不帶批判、不帶喜惡,而且要除去「習性」,其實也就是「自然的心」、「赤子之心」或者有人稱之為「純淨的靈魂」。我 們要用「自然的心」去感受當下,去感受在情緒起伏的背後,有許多的愛,那些情緒的束縛都會因此而鬆綁。

我們這一「物理性軀體」終有回歸的一天,唯有「自然的心」/「純淨的靈魂」是無所不在且生生不息的。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壓力與壓力反應(二)

      上一篇提到了壓力反應與其調適,現在就來談談壓力。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壓力可以是一種心理狀態,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在於現實與期待的差距。壓力也可以是一種生理狀態,生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在於外在環境的改變影響到內在生理的平衡。」所以簡單的來講,就是外在刺激與內在恆定的衝突。生理壓力比較容易理解:比如突然室內溫度下降,身體必須產生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內生理的運作;或是天氣變熱,身體必須利用流汗來散熱,維持身體不至於過熱。或是身處於吵雜的環境,就想要摀耳朵或是趕快離開。所以最簡單降低生理壓力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處於舒適的環境,包括居住和工作的環境,減少使用刺激有毒的化學品,減少噪音危害,減少環境的汙染。


心理壓力的產生,就複雜多了,它牽扯到你個人對世界的認知,你每日生活在精神層面的運作模式,但在這裡我們不談這麼複雜高深的事,而是希望能輕鬆愉快的了解發生了什麼事造成心理的壓力,並且可以較不費力的去處理這心理的壓力。前面提到「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在於現實與期待的差距」,這裡要講的「現實」就是實際已經發生的事,而「期待」就是你以為應該是怎樣的事。你「以為」的事不代表就是應該照如此發生的事,事實上也沒有「應該」會發生的事,而只有「已經」發生的事、「尚未」發生的事和「正在」發生的事。我們不應該忽略已經發生的事,也不需要過度期待尚未發生的事,但最重要的是要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


談到這裡,我們要更仔細思考一下為什麼會有心理壓力?真的是因為「期待」的原故嗎有人反駁說「我並沒有期待什麼啊!」這種狀況其實就是一般說的「習以為常」或是說「慣性」,就是已經在不假思索的狀況下認定事情的樣貌了。這也是被包括在我所謂「期待」之中。


當事情發生並不是我們習慣的常態,或是並非我們所可以預期的,或是與我們所希望的不同時,心理壓力就產生了!情緒也就產生了!因為我們會試著將腦子裡所知道的世界、所瞭解的世界與外界傳入的訊息比對,才能使我們的反應配合外在的環境。這樣的過程在大多數的時候是非常有幫助的,它減少了我們腦力的消耗,使我們更迅速的做出反應。但是當事情不像我們腦子所預先描繪的樣子時,我們會習慣性的再去比對外來訊息,再次確認,如果比對出來的確與預期的不同,恰當的過程應是修正我們預先描繪的樣子,並且做出新的反應。但是大多數的人會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卻是否認外在的現實狀況,一直企圖將外在傳入的訊息作修正,一再比對確認,卻繼續按照原先的描繪的樣子做出反應,但是外在訊息不斷傳入與內在描繪不符的狀況,於是矛盾不斷產生。這時候情緒就會跟著不斷地產生,並且像是共振一般的越來越大。只有在停止修正外在傳入訊息,轉而接受外在傳入的訊息並且同時修正內在描繪的樣子,這矛盾才會停止;這時候情緒的共振才能漸漸減弱消失。


瞭解到心理壓力產生原因後,我們可以說找到減少或降低心理壓力對我們持續影響的方法:接受並且對內在世界做出新的修正!但是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你沒有新的行為修正,那麼內在世界就會持續不斷地與外在世界偏離,衝突矛盾的頻率並不會降低,只是衝擊降低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說的:「不應該忽略已經發生的事」。已經發生的事代表過去你許多的行為、思考累積下來的結果,也就是你生命的軌跡,如果繼續照這軌跡下去,重複的事情會一再發生,不管是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因此除了修正你內在所描繪的世界之外,對於外在世界的反應也要跟著修正,也就是行為的修正,這也就是我說要「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的原因。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正後,常常會感覺到世界變得不一樣了!這是因為你更貼近現實的緣故。另一方面因為壓力對你影響的頻率與強度都降低了,所以你的身體也就比較少出現壓力反應,相對的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會比較輕鬆自在。在這樣的軌跡上,需要藥物的幫助自然會漸漸減少,但是焦慮症狀就會這樣完全解除嗎?這樣的期待不是很貼近現實,現實應該是比較接近,有事情會有壓力是正常的,若是適當的壓力反應可以幫助我們應付壓力情境,我們不需要排斥它或是擔心它,應該把焦點放在修正我們描繪的內在世界,以及當下我們可以做什麼來讓生命的軌跡走向我們比較喜歡的方向。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壓力與壓力反應(一)

      常有個案問我「壓力大除了吃藥,還能做甚麼?」或是「焦慮症狀已經穩定了,有甚麼方法可以更進步的?」
    我通常都會再一次的確認個案現在的症狀有哪些?生活型態和生活習慣如何,以及壓力來源是甚麼?這麼做的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簡短的提到我喜歡用「壓力反應」來看焦慮的生理特性。所以了解個案的症狀、生活型態、生活習慣以及壓力來源,對於治療個案的症狀以及協助個案了解我為什麼要這樣治療有極大幫助


    雖然上次已經提到壓力的生理反應有哪些,但現在還是要再重頭講一遍,因為這次要講得比較詳細一點。壓力反應原來是用來應付緊急狀況的,用來保命的,用的方法就是「戰或逃」,所需要的動作就是攻擊或逃跑。而這兩個動作的生理反應,啟動於大腦的腦下垂體,它會分泌較多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使得腎上腺分泌更多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等,這些激素(賀爾蒙)會促使心跳速度加快、心肌和骨骼肌收縮力量增加、周邊血管收縮、神經系統處於警覺狀態,造成感覺心悸、心跳明顯、血壓升高、身體肌肉緊繃、短暫的注意力增加及身體反應變快,這樣才有辦法戰鬥或是快逃。為了配合這樣的動作,糖分與氧氣被細胞利用的量要增加,因此呼吸速率必須增加、血液循環速率必須增加、胰島素分泌的量必須增加。相對的,消化系統被暫時性的壓抑,消化腺的分泌減少、腸胃的蠕動減少,因此會有口乾舌燥、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有些人因為長期的壓力反應累積,造成心臟或胸部的不舒服、高血壓、呼吸感覺不順暢、身體痠痛、四肢冰冷或臉部感覺麻麻的,在消化系統上有人產生便秘、潰瘍的症狀,或有些人反而變成是一天要解便好幾次的腸躁症。在免疫方面也會因為過度反應而容易過敏,也可能因為長期的耗損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容易感冒生病。所以壓力反應會造成我們許多的身體病症,也就是我們如果能夠處理好壓力反應,就能夠減少身體的病症。


    一般來說,在處理壓理反應的方法上,最快速改善症狀的方式仍是藥物,但是要整體的改善,需要好的生活型態,好的生活習慣。像是規律的作息,減少熬夜、抽菸、飲酒等不好的習慣,減少醣類、油脂的食物攝取,多吃五穀雜糧、蔬菜、堅果、核果,均衡的營養;每日都有適當的運動;避免長時間工作、輪班工作或夜班工作的型態;安排休閒活動,讓自己可以調整一下緊繃的情緒;培養一些嗜好、興趣讓生活有更多的樂趣等等。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恐慌發作與恐慌症--到底是中風前症狀還是心臟病?

       恐慌發作的時候常有下列這幾種症狀:心悸、心跳加速、出汗、發抖、感覺異常、冷顫或潮紅、噎到的感覺、胸部悶痛不適或感覺呼吸困難快窒息、噁心或腹部不 適、頭暈不穩感覺昏沈或覺得快昏倒、感覺變得很不真實、失去自我感、感覺快要失控或快要發狂、感覺快要死掉而讓人害怕。這些症狀超過四項以上,且發作時在 10分鐘之內達到最嚴重的情形,在精神醫學上就被稱為恐慌發作。恐慌發作有時也會在睡覺時發生。而在內科學中,診斷為過度換氣症候是有許多症狀與恐慌發作 的症狀重疊的,因此有的醫師會請你用紙袋或是塑膠袋罩著口鼻呼吸,以降低體內二氧化碳被你呼出的速度,以免血液繼續鹼化,造成身體的不適症狀,這樣 的處理在生理學上是正確的,但是在心理上的照顧卻被忽略,因此並不是那位醫生不會醫。
      若是恐慌發作的狀況一再重複,而且無法預期何時發生,因此在生活行為上因為擔心再發作而改變原有的模式,這時就會稱之為恐慌症。這些行為改變包括:不敢 坐 車或開車、不敢去人多或是太空曠的地方、不敢搭電梯或在狹小密閉的空間、不敢一個人獨處等等。原因常常是因為擔心會再發作或是發作時沒有人發現。
     類似恐慌發作的症狀常出現在憂鬱症與焦慮症患者的身上,並非專屬於恐慌症,而且仔細想想跟身體的壓力反應是相符合的。而且恐慌症患者有些也不 是原本個性就 比較憂鬱或焦慮易緊張的人;有許多的人是因為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壓抑著自己,努力的「撐」過來,太撐(ㄍ一ㄥ)了!結果身體對壓力反應的代償失去了平衡, 終於造成恐慌發作。有許多人在第一次恐慌發作之前確實有特別的壓力事件,但是仔細詢問更早的狀況就會發現:在那事件之前就已經有了慢性壓力的情形。
      恐慌症的治療,在藥物方面效果顯著,但是若要停藥,則需要在壓力處理及生活型態上多下功夫。恐慌症也是歸屬於焦慮疾患,因此藥物以外的治療就 如同之前在 「淺談焦慮症」所說的大方向一致,比較要注意的是特定情境與恐慌發作的連結,這方面的處理則需要漸進式的打破連結,避免因操之過急而造成連結的再加強。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淺談焦慮症

        什麼是焦慮症?
         在瞭解「焦慮症」之前,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焦慮」?「焦慮」是一種對「壓力」的正常反應。像是考試、工作或是演講時,這些情境都會讓人覺得有壓 力, 這時候就會有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反應出現,這些反應是讓我們可以應付這些情境,讓我們可以專注於這些事情上。 但是當焦慮變成過度的、不合理的反應時,因此而影響到我的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時,我們稱為「焦慮症」。
    常見的焦慮症包括: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 、 創傷後應激障礙、社交恐懼症(或稱社會焦慮症)。這些焦慮症的診斷在此暫不討論,讓我們先專注於理解焦慮症的廣泛特性。
      剛剛提到「焦慮是一種對壓力的正常反應」,所以我喜歡用「壓力反應」來看焦慮的特性。一般來說急性的生理壓力反應有心跳與呼吸加快、、血壓與血糖升高、 氣 管擴張、肺臟攝氧量增加、肌肉、肺臟及腦部的血流量增加等等。想像一下你是一個石器時代的人類,你所面臨的兩大生活問題就是「吃或被吃」,所以當你要去吃 其他動物或是可能被其他動物吃得時候,你都必須讓你的身體應付那種狀況,就是「打死獵物或是逃跑」,而急性壓力的生理反應就是要來應付這些情境的。但是現 代人的急性壓力大多沒這麼嚴重,卻是許多不會立即死人的壓力常常發生,然後慢慢累積下來,結果身體的反應被訓練的更迅速、更敏感。慢性的壓力反應累積之 後,就常會有頭暈、胸悶、呼吸不順、高血壓、高血糖等等的症狀,久而久之就會身體疲勞,免疫功能下降。
    在治療方面,除了醫生開藥協助之外,對壓力的處理、對事物看法的轉換、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放鬆技巧的練習都是很重要的。我個人認為藥物可以快速的減少身體症狀,但是其他的處置才是真正治癒焦慮症狀的最終方法。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淺談失眠

失眠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有的人可能只是一兩天,有的人卻是數年,甚至十幾二十年。
可能引起失眠的原因有許多,像是遇到事情造成壓力、興奮、擔心焦慮、難過或是生氣,常常都會造成短暫的失眠。事情如果嚴重一點,可能影響的時間就會長一點。


 如果身體有疾病也會造成失眠,最常見的是疼痛,其他還有心臟疾病、呼吸道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帕金森氏症等等。除了生理上的影響,若是有 焦 慮症、憂鬱症、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也常見出現失眠症狀。在生理與心理的疾病之外,藥物、食物和毒品也會造成失眠;藥物方面像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中樞 神經興奮劑等;食物像是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是有長期飲酒的情形也會造成失眠。       


    另外有一種常見的狀況,患者身體檢查都正常,也沒有明顯的情緒問題或是重大壓力事件,但是長期被睡眠問題困擾,這類的人大多數個性都比較容易緊張、敏 感、 壓抑自己或是比較要求細節,一開始失眠都是有發生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或生理疾病的狀況,但壓力事件過去或身體疾病治癒後卻因為一直擔心睡不著,努力要讓自己 可以睡著反而更睡不著;如果白天有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那天晚上可能就不用睡覺了。因為擔心害怕的心情常伴隨著交感神經亢奮的生理反應,造成不容易放鬆身 體,無法入眠。


  治療失眠的方法是找到造成失眠的原因,並修正它。所以不管是生理或精神的疾病所引起的失眠,首要就是先治療疾病;與生活形態有關的原因則需要逐步調整,使生活規律,減少影響睡眠的因子;另外就是要學習放鬆自己,減少生活與工作壓力的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