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醫生,我可不可以先問你…?

前幾天,有位初診的個案,一進到診間就脫口而出:「啊!怎麼這麼年輕?」
如果我是一般社交場合聽到這句話,我會覺得是恭維;我若是抗老化或醫美的醫師,這應該很具有說服力。但身為精神科醫師,必須警覺這背後必定有重要的原因使個案說出這句話。
於是,我開口說:「來!這樣好了,在問診之前,你先問我好了,有甚麼疑問我們先解決。」
個案:「真的嗎?我可以先問你?」
我點點頭說:「真的!」

之後,個案把我的年齡、學習過程、醫院經歷.....問了個大概。然後匆匆地說佔用太多時間了,接著便快速地把他從小到大經歷的委屈告訴我,想到一件就說一件,思緒快速的切換著.....

這一位有焦慮症的患者。

常見焦慮症的患者進入診間就開始不斷地問問題,前一個問題還沒解答完就急著問第二個問題,或是同一個問題問四、五次還是不放心。因為這種行為表現,使個案在人際上會遭遇到困境,原本想幫助他的人,因為受不了反覆的疲勞轟炸,選擇避開。家人常常因為避開不了,而生氣地對個案大聲說話,企圖以音量壓制個案的反覆問話,其實家人心中是被個案的焦慮牽動著,感覺無力與無助的。個案常常是無法控制地反覆擔心,他不是故意重複的這樣想或問同樣的問題,而是因為被焦慮的情緒纏繞著,離不開當下的問題。久而久之,一些焦慮症的患者會變得比較退縮,覺得自己說甚麼都不會有人重視,或覺得自己帶給別人麻煩,於是情緒長期被壓抑,最後會出現憂鬱心情合併暴躁脾氣。

所以我會選擇先解除個案的疑慮,讓他知道說出來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在治療上若只是說出來是不足夠的,還需要一項一項解決引起個案焦慮的問題,又要防止個案離開診間後回到原來的無限循環中,所以除了引導情緒宣洩、加強個案理性認知外,我一定都會選擇藥物的協助。藥物可以使個案與協助個案的人提早結束焦慮的循環模式,進入到正視問題的階段,這樣可以降低個案以及與個案接觸者的挫敗感。


 除了在診間會遇到個案懷疑我的年紀能否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我在出席各單位的個案研討會時,也常被初次見面的高階主管說:「怎麼這麼年輕?」,甚至有一次有位主管在開會前說:「怎麼這麼年輕? 幸好我不需要找你看病。」但是在研討會結束後,大家都很高興我參與了這次的研討會,而且之後也一直被邀約參與該單位的研討會。我是以專業的實力贏得了肯定,打破了錯誤的第一印象(其實我並不是像他們想的那麼年輕)。況且,專業與年紀並不是完全正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