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錢是什麼?

當我問別人"錢是什麼?"

我最常得到的答案是:"必要的東西啊!" ,"生活一定要的東西啊!" "我最需要的東西啊!"

大概我們都忘了小時候學過貝殼、鑄幣、刀...等等的東西只是我們拿來交換的統一單位。

而我所認知到的錢是: "拿來交換的、統一的等價物品","是交易的媒介"。

當有這樣的認知時,錢變成不是重要或必要的東西。"我能夠拿什麼去換?"以及"我夠換到什麼?"才是最重要、最需要思考的事情。

要做你適合做的事,而不是要找個工做去適應它

今天跟某位病人講:"一個人應該照自己的興趣、專長去找工作或創造工作,而不是找個職務去領薪水,這樣子比較不用擔心會沒工作。"

被病人很不屑地潑冷水說:"理論上如此,實際上不行。"他很理直氣壯的說自己是在補教業工作,就是教學生這個。

我通常會請對方把興趣和專長列表,看看每一項能列多少?能不能列出10項以上?大多數的個案是列不出幾項的。


把興趣和專長列表可以讓我們多多了解自己,有時候因為沒去思考,沒去整合,所以不知道自己可以做甚麼。


我自己是這個方法的受益者,很明白它對我的幫助。我很慶幸自己受到許多貴人照顧,但是貴人出現時,也還好自己知道要什麼,能做什麼。


聽了病人的反駁後,也只有笑一笑,祝福他能了解,也祝福他的學生能了解。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醫生,我可不可以先問你…?

前幾天,有位初診的個案,一進到診間就脫口而出:「啊!怎麼這麼年輕?」
如果我是一般社交場合聽到這句話,我會覺得是恭維;我若是抗老化或醫美的醫師,這應該很具有說服力。但身為精神科醫師,必須警覺這背後必定有重要的原因使個案說出這句話。
於是,我開口說:「來!這樣好了,在問診之前,你先問我好了,有甚麼疑問我們先解決。」
個案:「真的嗎?我可以先問你?」
我點點頭說:「真的!」

之後,個案把我的年齡、學習過程、醫院經歷.....問了個大概。然後匆匆地說佔用太多時間了,接著便快速地把他從小到大經歷的委屈告訴我,想到一件就說一件,思緒快速的切換著.....

這一位有焦慮症的患者。

常見焦慮症的患者進入診間就開始不斷地問問題,前一個問題還沒解答完就急著問第二個問題,或是同一個問題問四、五次還是不放心。因為這種行為表現,使個案在人際上會遭遇到困境,原本想幫助他的人,因為受不了反覆的疲勞轟炸,選擇避開。家人常常因為避開不了,而生氣地對個案大聲說話,企圖以音量壓制個案的反覆問話,其實家人心中是被個案的焦慮牽動著,感覺無力與無助的。個案常常是無法控制地反覆擔心,他不是故意重複的這樣想或問同樣的問題,而是因為被焦慮的情緒纏繞著,離不開當下的問題。久而久之,一些焦慮症的患者會變得比較退縮,覺得自己說甚麼都不會有人重視,或覺得自己帶給別人麻煩,於是情緒長期被壓抑,最後會出現憂鬱心情合併暴躁脾氣。

所以我會選擇先解除個案的疑慮,讓他知道說出來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在治療上若只是說出來是不足夠的,還需要一項一項解決引起個案焦慮的問題,又要防止個案離開診間後回到原來的無限循環中,所以除了引導情緒宣洩、加強個案理性認知外,我一定都會選擇藥物的協助。藥物可以使個案與協助個案的人提早結束焦慮的循環模式,進入到正視問題的階段,這樣可以降低個案以及與個案接觸者的挫敗感。


 除了在診間會遇到個案懷疑我的年紀能否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我在出席各單位的個案研討會時,也常被初次見面的高階主管說:「怎麼這麼年輕?」,甚至有一次有位主管在開會前說:「怎麼這麼年輕? 幸好我不需要找你看病。」但是在研討會結束後,大家都很高興我參與了這次的研討會,而且之後也一直被邀約參與該單位的研討會。我是以專業的實力贏得了肯定,打破了錯誤的第一印象(其實我並不是像他們想的那麼年輕)。況且,專業與年紀並不是完全正相關的。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憂鬱症可不可以停藥?

  常有病人問我憂鬱症的藥可不可以停?我會請病人問自己"為什麼要吃憂鬱症的藥?原因是甚麼?原因消失了嗎?"
  有些人的憂鬱症主要是生理因子(像是遺傳、腦部病變、或是泛稱的體質),不是因為有甚麼壓力或是什麼挫折;另外有一些是長期的慢性壓力慢慢累積,而壓力一直無法有效處裡,漸漸覺得無力、出現無望感,並造成情緒長期低落。
  生理的因子,通過藥物可以快速修正,但是當停止服用藥物時,生理的因子又表現出來,憂鬱症狀再度出現。而慢性壓力造成的憂鬱,也會慢慢使腦部的作用變化,出現生理性的改變,有時會出現"即使原本的壓力因子消失了,情緒依舊低落"的情形。此時,憂鬱已變成生理性的因子。
  另外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那我一但吃藥不就要吃一輩子了?"
  這個問題無法簡單回答是或不是,因為就像前面說的,關鍵在於:"到底造成憂鬱的因子,有沒有辦法在沒有藥物協助之下得到修正?"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憂鬱症和藥物的關係。憂鬱症本身並不會直接造成死亡,但是那種無限輪迴的擔心、害怕、無助與無望感,以及一直想振奮自己,卻振奮不起來,外加其他人的幫倒忙(像是跟病人講:"不要想太多"、"你可以的,只是你懶惰..只是你不想...")會讓人想結束自己生命。
  而藥物可以幫我們比較快一點離開這樣的困境,並能因為改善了憂鬱症狀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好一些。
  我常會這樣比喻:如果你以一定要從高雄到台北,你可以走路、騎車、坐汽車、坐火車、坐高鐵、坐飛機...,你想用哪一種交通工具呢?我如果經濟許可,我選坐高鐵。或是像我現在寫這篇文章時,氣溫高達攝氏32度,你可以選擇忍耐、沖冷水(變成溫水)、喝冰水、吃冰、吹電風扇或開冷氣,你的選擇呢?
 如果藥物可以減少病痛,改善生活品質,我選擇藥物。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女性更年期與情緒障礙(02)- 停經前症狀與憂鬱症

  根據一項對於2565位年齡介於45到55之間的女性所做的五年期追蹤研究,顯示出現更年期症狀之前的憂鬱症病史,最能夠預測之後是否會出現憂鬱症;而大於27個月的長時間經歷停經前症狀與增加憂鬱症的風險有相關。 

參考資料: Avis NE1, Brambilla D, McKinlay SM, Vass K.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nopause and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the Massachusetts Women's Health Study. Ann Epidemiol. 1994 May;4(3):214-20.

女性更年期與情緒障礙(01)-女性更年期的症狀

    停經的症狀包括: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則、行經時間變短、量變少、熱潮紅、出汗(即使氣溫不高)、心悸、容易疲倦、性趣降低、睡眠問題、情緒起伏、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變差、頭暈、體重增加、脹氣、指甲脆裂、身體氣味變化、憂鬱、焦慮、恐慌、躁動不安、頭痛、關節痛、口腔灼熱感、頭部和四肢出現電一下電一下的感覺或是刺刺的感覺、皮膚癢、肌肉緊繃、以及骨質酥鬆。
     若是這些症狀開始出現在40到50歲之間,就要注意是不是已經開始進入更年期,這些症狀也可能持續到停經之後。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恐慌症的治療

   依據許多研究的結果,恐慌症的治療,建議一開始以認知行為治療單獨或合併藥物治療。
   對於合併有中度到重度憂鬱的個案,或是嚴重而頻繁的恐慌發作的個案,以及快速惡化的懼曠症狀,單獨的認知行為治療是不夠的,應該要一開始就使用藥物將症狀控制下來。
   對於沒有動機做認知行為治療的人,或是太害怕暴露在可能造成恐慌發作情境的人,應該使用藥物治療。
   恐慌症的第一線用藥包括多種的抗憂鬱劑。

參考資料:Katzman et al. 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xiety,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BMC Psychiatry 2014, 14(Suppl 1):S1.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關於「憂鬱症」和「康復」這兩個詞

有位朋友問我『所謂”憂鬱症康復”,是指用藥穩定控制?還是完全可以不需要再使用藥物。』
我是這樣看的:
疾病的定義與診斷的準則常常是為了在醫療上有統一的標準或是可以溝通的語言,但是每個人遇到的狀況卻都不一樣,需要的幫忙也不一樣,用疾病和康復來看這些事,必須要有明確的操作型定義,對於研究和討論有幫助,但是常常也造成個案的困擾或加強其負面的思考。
我不喜歡用康復這個詞,比較喜歡用「怎樣比較好」。
如果你在病程中,藥物能夠降低這一段時期憂鬱對你的影響,有些人會覺得跟之前一樣好,甚至比以前更好;而在非病程中,不吃藥也不會覺得不好。也有人即使在病程中也堅持不吃藥。
而我的目標是在增進生活品質,發揮個人應有的功能,以這樣的標準來看怎樣幫個案「更好」,並且是尊重個人的決定,因為生活是個人在過,不是醫生在幫你過。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社交焦慮症的遺傳因子

一項瑞典的研究發現:社交焦慮症患者的一等親之中,患有社交焦慮症者與沒有患有社交焦慮症者的比例是4.74:1[勝算比Odds ratios (OR) 4.74, 95% 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 4.28–5.25],顯著高於二等親和三等親;而二等親中,患有社交焦慮症者與沒有患有社交焦慮症者的比例是2.3:1[OR 2.30, 95% CI 2.01–2.63],也顯著高於三等親[OR 1.72, 95% CI 1.52–1.94]。
親戚之間若有相類似的遺傳距離,即使共同環境的程度不同,仍相類似的風險會發生社交焦慮症。遺傳率估計約為56%,性別之間並無差異。

社交焦慮症患的親屬中,有畏避性人格障礙(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的風險也相對的高,一等親的勝算比(OR)為3.54,二等親的勝算比(OR)為2.2,三等親的勝算比(OR)為1.62。

有趣的是,即使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屬(非生物性親屬:配偶或伴侶),一樣有比較高的比例有社交焦慮症(OR 4.01)或畏避性人格障礙(OR 3.85)。也許是有這樣特質的人喜歡找類似特質的人做伴,最後也有了共同的孩子。

文獻:
K. Isomura, M. Boman, C. Rück et al. Population-based, 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clustering stud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ological Medicine / Volume 45 / Issue 08 / June 2015, pp 1581-1589.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精神科醫師的訓練與耗竭症候群

    根據一項橫跨22國的研究顯示,在醫學院畢業後接受精神科專業訓練的學員,若有長時間工作、缺乏督導、以及精神醫學非第一職業選擇時,有比較高的風險會出現耗竭症候群(burnout syndrome)

      該大型研究使用線上填寫「馬氏. 疲勞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GS),從7625份資料中選出1980份完整的問卷資料作為分析。

            平均年齡為31.9歲 (SD 5.3),平均受訓時間為2.8年 (SD 1.9),發生嚴重耗竭症候者占36.7%(726人),有較高風險的因子包括:較年輕(P<0.001)、沒有小孩(P=0.010)、精神醫學非第一職業選擇(P=0.043),其他還有較長的工作時間(P<0.001)、缺乏督導(P<0.001)、以及無法規則休息(P=0.001)。

文獻:
N. Jovanovića, A. Podlesekb, U. Volpec et al. Burnout syndrome among psychiatric trainees in 22 countries: Risk increased by long working hours, lack of supervision, and psychiatry not being first career choice. European Psychiatry, Volume 32, February 2016, Pages 34–41.

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又稱為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對於社交情境會過度焦慮,且是無法理解的焦慮,強烈地感受到害怕被密切的觀察、被批判或是是被質疑。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害怕犯錯,害怕被人覺得不好,且會覺得在別人面前很尷尬或是很丟臉。
    這樣的焦慮在缺乏社交技巧或是未曾遇過的社交情境下會變得更加惡化,甚至會引發恐慌發作。
    有社交焦慮症的學生,會因此無法上台報告,或在要上台報告前幾天或是幾星期前就開始擔憂,甚至在一開學時就會因為擔心而不敢選課。
    因為如此嚴重的焦慮,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會避開需要社交的場合,而無法避開時會出現頭暈、心臟好像要跳出來、臉紅、發抖和肌肉緊繃,有時會有腸胃不適或是拉肚子。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是以哭泣、黏著父母或是以發脾氣來表現。
    在治療上可以認知行為治療合併藥物治療,或是單獨其中一種治療,經過治療後,大多數都會改善並能擁有更好的生活。
    那要如何預防社交焦慮症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效的預防方法。
    當家裡有人患了社交焦慮症,請體諒他的辛苦,尤其是青少年或是更小的孩子,他們並不是想逃避學業,而是深深地被這種焦慮困擾著。